池塘边、草丛里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是许多 80 后 90 后童年夏夜的浪漫回忆。在无锡龙寺生态园,有一家萤火虫科普馆,展示了雷氏萤、条背萤、窗萤、端黑萤、黄宽缘萤等多个品种的上万只萤火虫成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满足 " 夏夜赏萤 " 需求的理想去处。
萤火虫之所以能够发光,是因为其体内含有一种叫做荧光素的物质。荧光素是一种发光色素,萤火虫可以通过氧化荧光素来产生光线。而萤火虫越来越难见身影的原因则是由于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其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减少,使得萤火虫的生存空间受到限制。
对于如何培育萤火虫,科学家们建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在室内养殖萤火虫,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其能够顺利繁殖。其次,可以在夜晚将萤火虫放置于户外,利用其自然发光特性吸引异性萤火虫前来交配。此外,还可以利用特殊的萤火虫培养盒,为萤火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加其繁殖成功率。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萤火虫的生存环境,还有机会欣赏到它们美丽的发光景象。

无锡萤火虫科普馆夜景实拍图(摄影师特殊拍摄)
神奇!萤火虫一生都能发光,为什么不会烧到屁股。
走进挂有 "萤园" 匾额的小门,别有洞天:有池塘和水系,有花有草,鸡鸭成群,这是一个田园农庄。科普馆负责人章军民指着玻璃大棚告诉记者," 这便是萤火虫的家。"
章军民介绍,萤火虫属昆虫纲鞘翅目萤科,也称为甲虫。目前全球已知的种类就有2000种之多,只要环境温暖、潮湿,世界各地基本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在无锡,发绿光的黄脉翅萤、飞得特别快的条背萤等在湖边、乡村还能见到。

萤火虫属昆虫纲鞘翅目萤科
萤火虫是一种神奇的昆虫,它具有令人瞩目的能力,即在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都能发光。在幼虫阶段,萤火虫的发光具有警示天敌、威慑敌人的作用,从而保护自己。而成虫阶段,萤火虫则利用发光来识别异性、求偶交配。
不过,我们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萤火虫,大部分是成年萤火虫发出的光。相较于幼虫阶段,成年萤火虫的发光亮度、强度和闪烁速度都更加强烈。萤火虫的发光能力是它生命力的表现。一般来说,公虫的发光能力比母虫更强,而且公虫的发光部分在尾部的第2节,而母虫只有第1节。

趴在叶子上的萤火虫
萤火虫之所以能够发光,是因为其体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两种物质。这种生化反应使得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基本不会产生热量。因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发光,也不会让人感到烫伤。基于这个研究,人类发明了日光灯,以及演唱会上的荧光棒也是受到了这种启发。
" 挑剔 "!定期在显微镜下查看其身体状况。萤火虫也会拉肚子
据科普书所述,萤火虫在繁殖和生存方面对生态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它们需要干净的水体和茂盛的植被环境,同时不能受到光污染的干扰。否则,这会干扰它们的交配和繁殖。

△ 萤火虫产下的卵
当下,萤火虫的数量已经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大量使用杀虫剂等农药破坏了萤火虫的生存环境,导致它们难以生存。其次,城市夜晚的路灯和楼体景观灯使城市变得更加明亮,但这同时也使萤火虫难以找到异性完成交配和繁殖。数量不断减少的萤火虫最终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2017年,章军民开始了人工培育萤火虫的工作。对于这个“挑剔”的工作,章军民有着深刻的感受。他认为,人工培养萤火虫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适宜生活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干净的水体、适应的温度和充足的食物。虽然这个想法并不复杂,但在萤火虫的初期培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 萤火虫观察室
以水为例,章军民最开始用的是最容易获得的自来水,为了保证水质,还提前加入纯净剂,后来选用过井水、超市买的矿泉水等,但萤火虫都不买账,以拉肚子等生病体征来抗议。最后他找到了附近的山泉水。 " 现在我有经验了,山泉水里放上一点点小苏打,弱碱自然水体是萤火虫的最爱。 "
萤火虫那么小,如何判断其是否生病?章军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平均每三到五天,他就会随机抓几只成虫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看看体形外貌,比如胖瘦、体色,还有身体鼓动频次、强度等,这些都能反映其身体状况。有时还会碰巧遇到它们排泄,排泄物异常很可能就是拉肚子了,比如之前水质不对 " 对口 " 时就出现过。
如今,章军民对萤火虫人工养殖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例如,在养殖过程中,他保证室内环境温度在 25 摄氏度以上,但不能高于 30 摄氏度。此外,在大雨过后,他会去太湖边、蠡湖边挖些螺蛳、蜗牛回来,作为食物供应。如果环境中的植物发生虫害,章军民不打算使用杀虫剂,而是利用草木原理进行熏治。
萤火虫是益虫。章军民进一步科普,萤火虫幼虫是蜗牛的重要天敌,而蜗牛啃食农作物,所以萤火虫是防治蜗牛的生物武器;另外萤火虫有生态指示功能,其种群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此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放入玻璃罐中的萤火虫,便于孩子们观察。
曾有内蒙古一家三口坐飞机来无锡,只为了一睹萤火虫真容。
萤火虫科普馆主要面向无锡及周边的中小学生和亲子家庭,占地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该馆特别设有萤火虫科普展板、萤火虫观察室等,旨在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萤火虫知识和体验。此外,章军民先生(如有需要)会担任讲解员,亲自为来馆参观的孩子介绍萤火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萤火虫的拟人化让人们感到它们活得尽兴、自立自强,可以说是很励志。虽然幼虫需要生长10个月才能变成成虫,但寿命却仅有3~7天。在完成交配后,它们会发出尽善尽美的光芒,然后走向死亡,结束生命之旅。寓言故事中经常提到,萤火虫发出的光虽然很小,但不像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而是它们自己的光。
章军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之前有一年暑假,来看萤火虫的青少年特别多,而其中来自常州的最多。后来他才知道,是因为当年语文作文题里出现了萤火虫,“虽然这是人们赋予它的品格,但也是萤火虫可爱的地方”。
这些年,科普馆接待过很多人,其中令章军民记忆最深的是 2019 年暑假,来自内蒙古的一家三口专程坐飞机来无锡,就为了一睹萤火虫的真容。" 小女孩 11 岁,在观察室看到发光的萤火虫时,眼睛闪着光,非常兴奋,喊着‘终于看到萤火虫,真的会发光’!" 那天,由于在科普馆待得太晚,晚上没车回酒店,章军民特意开车送他们去地铁站,在攀谈中得知,孩子只在书上看到过萤火虫,一直很好奇。但内蒙古气候冷,再加上自然环境因素,萤火虫几乎见不到。后来网上查到无锡有萤火虫馆,才有了这次南下的 " 萤火虫之旅 "。
这事对我感触挺深,做萤火虫科普馆挺有意义的!章军民直言,以前随处可见的萤火虫,可不能让以后的孩子只在书本上见啊!更重要的是,也以此提醒孩子和家长要爱护环境,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 萤火虫
提醒:夏秋赏萤正当时,可欣赏勿打扰。
近年来,随着“追光”“浪漫萤光”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夏天和秋天欣赏萤火虫。根据网友的总结,国内萤火虫观赏胜地排名前十的景点包括四川天台山、南京紫金山、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据报道,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每天观萤人数超过1400人次,非常热闹。现在正是夏秋时节,正是欣赏萤火虫的好时节。最后,章军民提醒道,欣赏萤火虫也需要遵守文明,可欣赏勿打扰。
赏萤贴士:
在观赏萤火虫之前,需提前看一下天气预报,因为雨天外出观赏,萤火虫也会藏起来躲雨。
萤火虫生活在生态环境良好的草丛和树林中,观赏萤火虫时建议穿上长衣长裤以防止蚊虫叮咬。为了保护萤火虫的生存环境,不要使用杀虫药和驱蚊水等物品。
观赏萤火虫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抓萤火虫,不拿手电筒直接照射萤火虫,不要开闪光灯拍照,否则会干扰萤火虫正常交配繁殖。如走路或寻找物品等需要照明时,可在手电筒上覆盖红色玻璃纸,这样可减少对萤火虫的影响。
现代快报 +记者 陈敏
(受访者供图)
校对季林巧编辑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