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息消费贷来袭,银行为何争相降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资讯 4个月前 1ko7
52 0

每经记者刘嘉魁、每经编辑马子卿

如果你最近有贷款需求的计划,可能会发现大部分银行都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以低至3%的年化利率来满足你的消费或旅游需求。这样的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甚至低于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低息消费贷来袭,银行为何争相降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资料来源:央行网站

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 " 价格战 " 愈演愈烈,抢券、打折活动眼花缭乱,引发了金融消费者热议。

消费者们对于这一机会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来购买大额耐用品或者装修房屋;而有人则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是银行的营销手段,可能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或者风险。那么,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机会呢?银行降低消费贷利率的原因是什么?消费者应该如何在使用消费贷时做出理性的选择?

低至3%的消费贷款利率?银行提供的低息消费贷是否存在“卷”现象?还款方式是否多样?

据记者了解,目前多家银行均推出了低息消费贷产品,主要针对日常消费、耐用品消费、装修等领域。例如,民生银行的“民易贷”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年化利率为3.68%,额度最高20万元。广发银行的“E秒贷”年利率3.38%起,额度最高20万元。

低息消费贷来袭,银行为何争相降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浦发银行官微发布了一则关于推出新金融服务的公告。

除了直接降低利率外,一些银行还通过发放优惠券、折扣券等方式吸引客户。比如,浦发银行推出 "浦闪贷月月享" 活动,活动期内,每周二上午10点起,浦闪贷授信审批通过并完成授信签约的客户,可领取一张浦闪贷一年期利率3%优惠券,优惠券每周100张;招商银行的 "闪电贷" 产品在活动期间向新客户发放6.8折优惠券,优惠后年化利率可低至3.4%。

除股份制银行外,国有大行也纷纷参战。农行网络捷贷1至5年期年化利率均为3.65%。工行个人信用贷款工银融e借产品,推出了年化利率低至3.7%的活动。

低息消费贷来袭,银行为何争相降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建行江苏省分行官微发布了一则消息。

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正在推出一项名为“快贷”的利率优惠活动,该活动的年化利率可至3.5%,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6个月,贷款金额最高可达20万元。不过,该活动仅适用于建行代发工资、存量房贷、有资产、公积金缴存等符合条件的优质客户。

社交平台上,时有关于“哪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低”的讨论。银行间消费贷利率的“价格战”已达到何种程度,可见一斑。除了 " 卷 " 价格,也 " 卷 " 还款方式。据报道,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改进了 " 随心智贷 " 产品的还款方式,3 年内,消费者可以按月归还贷款利息,到期时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这一举措降低了消费者的还款压力。

低息消费贷来袭,银行为何争相降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官方微信公众号。

这些低息消费贷产品受到了不少金融消费者的欢迎。有的消费者表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用来购买大额耐用品或者装修房屋;有的消费者则表示,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利息支出,提高自己的资金使用效率。

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行:与政策和市场有关,也有竞争压力。

根据融 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的监测数据,2023 年 5 月,全国性银行消费信贷最低可执行利率的平均水平降至 3.61%,环比下降 17BP,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75BP。其中国有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的均值为 3.56%。股份行消费贷利率均值则下降至 3.64%。

低息消费贷来袭,银行为何争相降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截至 2023 年 5 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最低利率走势如下:

融 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是一个领先的数字科技研究机构,致力于为行业提供专业的数字科技解决方案。

那么,银行消费贷利率为何会下行呢?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第一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降低实体经济和居民的融资成本,促进消费回暖和升级。银行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主动下调消费贷利率。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结束了连续9期的“按兵不动”,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1年期LPR下调至3.55%,为银行消费贷款利率下调提供了参考。7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被业内称为“促消费二十条”,其中明确提及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

二、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有各类银行提供消费信贷产品,同时,一些非银机构如互联网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等也积极参与此领域。为了争取客户和市场份额,各种银行不得不采取降低利率等措施提升自身竞争力。

由于自身业务结构的影响,此部分内容如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导致银行的房贷业务增长受限,而消费贷业务则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和较低的资本占用。这使得银行有动力通过发展消费贷业务来填补信贷增长的空缺,提高资产收益率。

馅饼还是陷阱?金融消费者要控制好债务水平和杠杆率。

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和促进消费增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金融消费者在享受降息福利的同时,务必警惕其中的“陷阱”。

例如,某些消费者可能由于利率较低而过度借贷,导致还款压力增加;某些消费者可能将贷款资金挪用到股市、楼市等投机领域,引发资产泡沫;某些银行可能为了追求规模而放宽风险管理,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因此,银行和消费者应该理性看待这种现象,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

对于银行来说,过低的消费贷利率会进一步压缩银行的息差和利润空间,并且会增加银行的风险管理难度和成本。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道," 信用贷款的资金流向难以监控,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很难确保所有贷款资金都用于消费目的,避免出现将资金投入股市、楼市或其他投资领域的情况。"

一方面,银行应当加大对于消费贷款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银行应继续加强对消费贷客户的审查和评级,同时对消费贷款的审批和监督工作加强管理。此外,银行还需关注贷款资金的流向,确保其不被挪用或滥用,以防范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

对于消费者来说,该人士认为,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消费贷产品,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被诱导。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个人财务计划,控制好债务水平和杠杆率,避免过度消费或者投机。

总之,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行是市场竞争和政策导向的结果,同时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生活的表现。虽然低息消费贷款为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风险。

从目前情况来看,银行消费贷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后续下行空间有限。然而,该人士表示,未来银行应该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同时加强风险控制,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价格竞争。

版权声明:1ko7 发表于 2023年8月9日 am11:35。
转载请注明:低息消费贷来袭,银行为何争相降价?是“馅饼”还是“陷阱”? | 一口气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