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评丨“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体现生命至上

资讯 4个月前 1ko7
66 0

快快评丨“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体现生命至上

昨天(8月7日),两条关于抗洪抢险的声音引发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在全省防汛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提出,要毫不迟疑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河北定兴县、永清县、霸州市等地接连发出公开信,感谢兰沟洼、永定河、东淀蓄滞洪区群众作出的牺牲,并表示将及时补偿到位。

在两省目下的抗洪抢险任务中,形势十分艰巨,局部地区的抗洪抢险工作也令人担忧。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任劳任怨的精神。只要生命安全有保证,"骂"比"哭"更好。

洪水到来时,第一时间转移安置群众,将所有人员安排到安全地带,是抗洪抢险事务中最具急迫性的工作。人命关天,生命最可贵。护佑生命周全,是党和政府开展抗洪抢险的核心命题。唯有及时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应撤尽撤、不落一人,且尽力做好物资供应,才能保住一方希望,保住一方血脉。

及时补偿到位表现了面对群众财产损失的忧急之心。

蓄滞洪区是一个重要的防洪工程,对于调节河流水量、防止洪水灾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蓄滞洪区来说,相关补偿规则早已形成法规,包括《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和《国家蓄滞洪区运用财政补偿管理规定》等文件,对于灾后损失的补偿有着明确的要求。

为了全面细致地做好受灾补偿工作,相关部门在统筹安排下,全力以赴地展开工作。他们不仅要对乡亲们的损失照单全收,还要以实际行动慰藉受灾群众的心灵,这种做法显得尤为重要。

重整家园,恢复安宁,是头等大事。然而,此时千头万绪,群众需要有条件、有力量将坍塌的屋宇修复,重获绝地重生的信心。因此,必须将补偿计划加以细化,抓紧落实,并加强监督,防止出现不公正现象。

两条声音,针对不同的工作侧重点而发,但均表达了这样的主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岗位、在状态、在现场。

抗洪抢险,是和自然灾害博弈,也是在艰险境地和群众一起经受巨大的考验。其间,齐心协力,全力应战自不待言——近来,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多地多名公职人员牺牲的消息说明,当前,众多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做出了表率——与此同时,还要从确保人心安定的高度,把事关群众核心利益的事务安排到位,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

家园遭受水患,父老乡亲的心伤一幕可以窥见。当此之时,群众身边的党员干部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善政、良策就是乡亲们依靠的精神支柱。只要心连心、肩并肩,风雨同舟、勠力同心,我们就一定能打赢防汛抗洪救灾这场硬仗。

戴之深,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秉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现象,为读者提供有深度的理论分析和实时评论。

(编辑 邵倩倩)

版权声明:1ko7 发表于 2023年8月9日 am11:36。
转载请注明:快快评丨“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体现生命至上 | 一口气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