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小孩手机手表分开收费,喜马拉雅花式割韭菜?

资讯 4个月前 1ko7
55 0

大人小孩手机手表分开收费,喜马拉雅花式割韭菜?

李晴算了笔账,自己手机端、儿子的儿童端、小天才手表端三项,喜马拉雅通过一台设备一个充值的方式,每年收取了超过 600 元的会费。

尽管我已经充了儿童会员,又多出来个少儿会员,但内容差不多却不能通用。VIP会员、家庭会员、大师课会员,不同端口之外,同一端口还有不同档次的会员,但资源却无法完全互相覆盖。

被外界公认为听书头部品牌的喜马拉雅,因在手机端、APP 端的儿童会员之外,额外在包括小天才在内的手表端设立少儿会员,且与儿童会员、普通会员之间无法通用,近期频繁在社交媒体被吐槽为了盈利上演分拆式 " 割韭菜 "。

作为一家手握2.82亿用户,在去年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并拿下单季利润千万级好成绩的头部听书企业,该企业喊着"用声音服务美好生活",然而却开始让老粉们感觉,当下的听书生活,没那么美好。

一台设备一充钱

大人小孩手机手表分 开收

李晴是喜马拉雅最早一批的付费用户之一。这个暑假,她彻底脱粉了。

我们家现在如果需要满足大人、孩子在家、孩子出门三种需求,每年给喜马拉雅仅仅是会员门槛费就超过了 600 元。没见过哪个 App 成人账号充一次,儿童账号充一次,儿童平板和小天才手表的账号还不能通用,等于我们家现在如果需要满足大人、孩子在家、孩子出门三种需求,每年给喜马拉雅仅仅是会员门槛费就超过了 600 元。李晴的脱粉来自于给即将上小学的儿子配小天才手表时,发现的喜马拉雅 " 一台设备一充值 " 的问题。

大人小孩手机手表分开收费,喜马拉雅花式割韭菜?

李晴的儿子是个小阅读狂魔,不但喜欢看绘本,也喜欢拉着家长讲故事。为了培养儿子独立听故事的习惯,也为了不被成人版 App 混杂的故事带偏,在儿子上幼儿园小班时李晴就用自己的一个废旧手机给儿子单独注册了一个喜马拉雅儿童 App。

当大数据抓住我的时候,我意识到我需要一个 App 来给我的孩子讲故事。当时,我经常使用的一个 App 推送了许多儿童 App,它们主打纯净,我相信早晚他会独立使用这个 App。因此,我决定给他办理一个,费用为 198 元。

李晴以为大规模充值就此结束时,在给儿子买了一个小天才手表后被打了脸。

这个手表几乎是孩子标配了,我们还算买得晚的。拿到手发现有喜马拉雅的 App 还挺开心,终于不用带着手机到处走了。

李晴的窃喜没有超过 3 分钟,当输入儿子已有账户时,弹窗提示 " 手机平板账户与手表不通用 "。更离谱的是,手表端的收费更贵,年付费 238 元。

李晴算了笔账,自己手机端、儿子的儿童端、小天才手表端三项,喜马拉雅通过一台设备一个充值的方式,每年收取了超过 600 元的会费。

如果觉得三个端口的会费就结束了,那你就草率了。

在李晴先生充满好奇心的探索下,他决定对家里的智能设备端口进行实验。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无论是天猫精灵、三种智能设备,还是喜马拉雅儿童版App,都无法正常使用。他不得不在两个设备之间做出选择,而每次只能登录两个设备。这让李晴感到十分困扰,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使用这些设备。

李晴的经历并非孤例。在社交平台如小红书和微博上,关于喜马拉雅割韭菜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家长端。网友小园子表示:“大人和儿童要充两个会员我理解了,现在电话手表的喜马拉雅少儿和手机端儿童居然不通用,被骂上热搜的视频网站都没这么离谱。”

三种会员之外

部分绘本还有收费

据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喜马拉雅的收费产品线常见的有三条:喜马拉雅(圈内简称喜马)、喜马拉雅儿童(圈内简称喜儿)、喜马拉雅少儿(圈内简称喜少)。其中,喜马拉雅少儿版最贵,适用硬件为类似小天才这样的儿童手表、词典笔和倾听者等第三方播放器。喜马拉雅少儿版声称提供小学语文英语同步辅导,因此会员费是最贵的,也就是李晴充值的238元/年。

相比之下,喜马拉雅儿童音乐一般是各种适合0-12岁小朋友的专辑,除了绘本之外,还提供一些英语和语文的主流读物,并且有一些需要单独付费的绘本。

李晴也有体会这一点。

最开始给小孩充喜马拉雅儿童,就是因为我好几次儿子拿着喜马拉雅找我,说这个绘本要单独收费。李晴按照提示点进去,就被提醒如果是喜马拉雅儿童,即可免费听这个绘本。

每个 App 都有自己的模式,用户若想多听,就需要多付费。

不仅是每个 App 互不相通的收费方式与内容,北京商报记者实际体验发现,现阶段喜马拉雅 App 的收费也分档次:可充值的会员分为 VIP 会员、儿童会员、家庭会员、大师课会员四种,年费定价分别为 158 元、198 元、498 元、899 元。

大人小孩手机手表分开收费,喜马拉雅花式割韭菜?

家庭会员权益是VIP会员和儿童会员权益的总和,但VIP、儿童、大师课三档会员拥有不同的会员权益和服务。

仅以 VIP 会员为例,消费者可收听的音频等内容,在免费的音频外,仅为标有 "VIP" 字样的音频。而 "儿童" 作为喜马拉雅 App 的一大分栏,其中基本为标有 "儿童" 字样的音频,VIP 会员可收听的会员音频少之又少。

需要注意的是,“免广告”是VIP会员权益之一,但仍有图片等形式的广告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

直接涨价+额外付费:

听比看更贵

事实上,分层式会员权益几乎是现阶段音视频平台的标配。

投资分析师高嘉指出,有人关注多设备使用和会员账号覆盖的内容,但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花一份钱能获得多少服务,以及性价比如何。

用户寻求低价高质,平台寻求盈利效益,双方的矛盾几乎形成难破解的死结。

从免费的也有许多精品,到大部分资源需要会员,到如今即使已经花了小 200 块买了会员还需要额外充值才能解锁付费专辑,钱越花越多,会员费越来越贵。喜马拉雅多年用户陈琦指出,会员可享打折的付费专辑数量也越来越少了。

北京商报记者为此对比了 5 家音频类的平台,在会员价格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行业年费均价在 113-158 元之间,而 158 元为喜马拉雅价格最低的 VIP 会员的折扣价。

喜点(喜马拉雅平台的虚拟货币)只能按照整数充值,但是付费专辑定价基本都有零头,账户上的钱永远用不干净,总剩下零碎的几块钱,为了凑整数花掉又要新一轮充值。

消费者王宏表示,想听的书需要购买喜点,动辄几十块的费用,已经快比看实体书还贵了。

用户协议白纸黑字

平台被怼冤吗

修改后:但若以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的各种会员权益论对错,喜马拉雅的用户协议中却写有白纸黑字。

在喜马拉雅 VIP 会员的用户协议中,确实提到:与其他喜马拉雅产品或喜马拉雅合作的产品的会员属于不同的会员产品,您开通喜马拉雅 VIP 会员,并不意味着可以同时获得其他产品的会员资格。

喜马拉雅客服表示,喜马拉雅 VIP 会员(包括喜马拉雅 App、喜马拉雅极速版、奇迹免费小说 App、喜马拉雅睡眠、车载版喜马拉雅 App 等使用)、儿童会员(仅适用于喜马拉雅儿童 App 使用)、少儿会员的权益和有效期不互通,若专辑带有 " 精品 " 标识,则需要独单购买。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表示,会员订阅付费是音频类网站的重要收益来源。设置登录限制一定程度上是对平台收入的保护。但对于登录设备限制的数量,业内目前尚无统一行业标准。

赵虎表示,《民法典》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在会员服务的售卖过程中,平台与消费者的用户协议就属于一种格式条款。赵虎强调,对于会员权益,平台应充分告知。此外,如果用户协议的内容在消费者会员周期内产生了变更,消费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容易产生纠纷。

对于会员权益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喜马拉雅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激活产业链

寻求第二曲线的方法不仅限于硬拆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这些方法可以包括对原文进行修饰、调整或补充,使其更好地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或需求。

从免费到付费,包括音频类在内的互联网平台,完成了从引流到筛选忠实用户的升级,也在其中收获了真金白银的回报。

喜马拉雅在盈利的背后,做出了许多尝试。公开资料显示,从广播剧、有声书、亲子故事,再到教育培训、智能家居,凡是有风口的地方,就有喜马拉雅的身影。尽管喜马拉雅曾三次递表但未能成功上市,但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1 年,喜马拉雅 App 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 2.68 亿,排名在线音频领域第一位。2019 年至 2021 年,亏损分别为 19.25 亿元、28.82 亿元、51.06 亿元,经调整年内亏损分别为 7.49 亿元、5.39 亿元、7.59 亿元。付费订阅、广告、直播以及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是喜马拉雅营收四大来源,其中,付费订阅服务占比过半。

大人小孩手机手表分开收费,喜马拉雅花式割韭菜?

同时,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提示了风险,公司面临的内容、技术、销售和营销计划以及业务其他方面的持续投资,以及宏观经济和监管环境、竞争动态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未来持续亏损,且不能保证短期内会盈利。

最新数据显示,喜马拉雅2022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千万级的盈利,这也是喜马拉雅创业十年来首次实现盈利。截至2022年三季度,喜马拉雅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达2.82亿。

在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竞逐下,喜马拉雅已顾不上甩脱割韭菜的骂名。用户活跃度和付费率增速放缓是互联网平台的通病,喜马拉雅的盘子铺得大,自然也会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高嘉指出,数字音频产业链集合了音频内容的生产方、音频类平台、渠道支持方及用户四大角色,位居链条中游的音频类平台是内容传播的主要部分,订阅付费是其最主要的变现渠道。在碎片化时代,声音经济值得继续挖掘,除了吸纳热门 IP 打造内容护城河外,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寻找第二曲线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是打开变现渠道的动能所在。

图片、小红书APP截图、招股书截图、喜马拉雅APP截图。

来源:北京商报

版权声明:1ko7 发表于 2023年8月9日 am11:36。
转载请注明:大人小孩手机手表分开收费,喜马拉雅花式割韭菜? | 一口气导航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