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司徒瑾
张亮麻辣烫 " 挂羊肉卖猪鸭肉 " 火上热搜之后,关于张亮麻辣烫涉事店相关问题持续跟进及整改措施的公告让这家企业又备受关注。
经总部核实,涉事的加盟店在7月份以25元/斤的价格分三批购买羊肉卷总共20斤,并进行售卖,该羊肉卷检测出猪肉成分。门店声称,他们按照真羊肉市场价格购买的送检食材,不存在制假售假的主观故意。同时,门店已主动将全部私自购买的食材下架,保留加盟资格,并扣除全部保证金的称处罚。此外,公告还说明了事件跟踪进展和后续整改措施。


从形式上看,张亮麻辣烫汤在处理此次事件时表现出果断和迅速的态度,其处置处罚措施也看似合理。但事实上,在公布的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关于涉事门店违规的定义,公告明确提到“打马虎眼”。其中,提到的“真羊肉”一词显然是为了模糊消费者的视线。从公布的检验结果来看,涉事商家羊肉卷检测出了猪肉成分。
二、关于配送制定供货商公布的检验报告,河北廊坊市在前期已经同意采用SB/T 10482-2008《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作为执行标准。


根据赤峰市市场监管局的科普宣传,羊肉卷按照执行标准可以分为三类:羊肉风味、羊肉味卷,调理羊肉卷和原切羊肉卷。其中,“羊肉风味”或“羊肉味”的羊肉卷,一般是由羊肉、鸭肉、羊脂肪重组而成的,执行标准为GB 7718;“调理羊肉卷”执行的标准多为SB/T 10379《速冻调制食品》、SB/T 10482《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原切羊肉卷”多执行GB 27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冻)畜、禽产品》。

和张亮麻辣烫统一供应的调理羊牛肉一样,何为调理肉?"调理肉"指的是合成肉,其配料不仅包括牛/羊肉,还会添加猪肉、大豆蛋白以及各种添加剂等,不是百分之百纯肉。因此,张亮麻辣烫统一供应的肉卷并不是大家认知中的“真肉”。
二是公布的收据存在造假嫌疑。从公告发布的附件看,涉事门店购货收据分别为 7 月 2 日、7 月 8 日、7 月 12 日,但编号顺序错乱,不符合收据按时间顺序排列使用的常识,疑似收据造假。


三是对涉事店家的处罚轻描淡写,达不到警示的效果。公告显示,张亮麻辣烫 " 对涉事门店处理保留加盟资格,保证金全部扣除的处罚。" 但根据张亮麻辣烫的加盟广告看,加盟保证金只有 10000 元。10000 元的处罚,在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实在起不到多大作用。

张亮麻辣烫公告模糊概念、轻描淡写的做法,无助于此事件的处置也无助于品牌声誉的恢复,但也揭开了当前我们食品安全的遮羞布——当前,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大家在日常饮食、外卖中吃到新鲜、带有锅气的现做美食越来越难,为了追求订单数量和翻台率,诸如张亮麻辣烫之类的加盟店、甚至各类实体小店,使用合成肉、调理肉丸以及预制菜的做法愈来愈普遍,甚至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
尽管我们过去常常提到“舌尖上的美食”,但现在我们更多地品尝到了“科技与狠活”。科技使得食品生产流水线更加高效,而狠活则是指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动物的虐待。这样的食品,无论从口感还是营养价值上,都已经被大家所唾弃。
这种现象与1976年法国电影《美食家》中的讽刺情景相似。当时,电影中描述了只需要骨架模具和流水线生产人造鸡、人造鱼等食品。然而,如今47年过去了,这种讽刺情景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现实。

在商业化、快餐化盛行的今天,大家对于这种“价廉速成”的“海克斯”美食已习以为常。不过,这种美食虽然价格低廉、制作速度快,但它的口感和品质却无法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我们的美食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商业化的因素。这不仅是电影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当下应该反思的话题。
不管如何饮食如何演化,吃的明明白白、安安全全都是所有人的追求。食品安全应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而不是可以被反复试探的“底线”。